总共有 4045 个成语典故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第(4)页
- 当务之急
 - 当立之年
 - 当仁不让
 - 刀山剑树
 - 盗钟掩耳
 - 道边苦李
 - 道路以目
 - 道不拾遗
 - 道旁苦李
 - 道听途说
 - 倒屣相迎
 - 倒行逆施
 - 倒绷孩儿
 - 得意忘形
 - 得意洋洋
 - 得过且过
 - 得陇望蜀
 - 得鱼忘筌
 - 得心应手
 - 得其所哉
 - 德高望重
 - 登堂入室
 - 滴水穿石
 - 低声下气
 - 抵掌而谈
 - 砥柱中流
 - 点金成铁
 - 貂裘换酒
 - 雕虫小技
 - 点石成金
 - 调虎离山
 - 喋喋不休
 - 叠床架屋
 - 掉以轻心
 - 丁公凿井
 - 丁是丁,卯是卯
 - 丢三落四
 - 东方千骑
 - 鼎足之势
 - 东床快婿
 - 东床坦腹
 - 东道主
 - 东海扬尘
 - 东山高卧
 - 东郭先生
 - 东山再起
 - 东施效颦
 - 东拉西扯
 - 东张西望
 - 东食西宿
 - 东涂西抹
 - 冬烘先生
 - 冬日可爱
 - 董狐直笔
 - 动辄得咎
 - 栋梁之材
 - 栋折榱崩
 - 洞烛其奸
 - 洞见症结
 - 斗升之水
 - 斗粟尺布
 - 独步一时
 - 独当一面
 - 独木难支
 - 独善其身
 - 独占鳌头
 - 杜渐防微
 - 笃学好古
 - 杜渐防萌
 - 断鹤续凫
 - 短兵相接
 - 短绠汲深
 - 断齑画粥
 - 断织劝学
 - 断头将军
 - 断杼择邻
 - 对酒当歌
 - 对牛弹琴
 - 断章取义
 - 对症下药
 - 顿开茅塞
 - 多难兴邦
 - 多歧亡羊
 - 多多益善
 - 多行不义必自毙
 - 咄咄逼人
 - 咄咄怪事
 - 大杀风景
 - 代为说项
 - 代人说项
 - 待贾而沽
 - 弹铗无鱼
 - 淡妆浓抹
 - 倒执手版
 - 得不酬失
 - 得马生灾
 - 道在屎溺
 - 得马失马
 - 得马折足
 - 得意扬扬
 - 盗嫂受金
 - 地灵人杰
 - 雕栏玉砌
 - 顶门壮户
 - 东门黄犬
 
      成语典故故事
    成语故事出处
- 当务之急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知者无不知也,当务之为急;仁者无不爱也,急亲贤之为务。”
 - 当立之年
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。”
 - 当仁不让
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当仁,不让于师。’”
 - 刀山剑树
《太平广记》卷三八二《裴则子》引《冥报拾遗》:“至第三重门,入见镬汤及刀山剑树。”
 - 盗钟掩耳
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,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音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
 - 道边苦李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,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,诸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人问之,答曰:‘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’取之信然。”
 - 道路以目
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”
 - 道不拾遗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国无盗贼,道不拾遗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道不拾遗,民不妄取。”
 - 道旁苦李
《晋书·王戎传》:“树在道边而多子,必苦李也。”
 - 道听途说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,街谈巷语,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。”
 - 倒屣相迎
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:“闻粲在门,倒屣迎之,”